当年跟随刘秀兄弟一起起兵的南阳刘氏宗室核心成员后来情况怎样?
当年,刘秀和他大哥刘縯在南阳郡舂陵乡起兵,长沙定王刘发在舂陵这一支宗室子弟基本都参与,这支军队历史上称为“舂陵军”。在刘秀兄弟起兵前期,这些南阳的宗室子弟发挥了很大作用,舂陵军和其他起义军完全不同,他们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帜,凝聚力和执行力很强,反王莽政权态度最为坚定。但这支舂陵军实力开始时候是很弱的,后来和绿林军合并之后,实力才得到大大加强,并改名为更加响亮的“汉军”。
合并之后,汉军内部领导层却面临分化。当时,绿林军和舂陵军虽然合并了,但由于出身和政治立场的不同,导致后来在刘氏宗室中推选皇帝的时候,出现了严重分歧。一部分坚决站刘縯兄弟那边。另一部分则和绿林军头目走得很近,支持绿林军扶持的刘玄,也有人选择“骑墙”。后来,刘玄登上皇帝宝座,还平定了中原,但不久后又被赤眉军所杀。那么,这些南阳舂陵的宗室子弟后来怎样了呢?刘秀究竟会怎么对待他们呢?下面,我和大家盘点几位主要人物的情况:
为了大局而牺牲全家的刘祉。刘祉是刘秀族兄,刘敞的儿子。刘敞为第四代舂陵侯。当年,汉武帝实施推恩令,刘敞的曾祖父为刘买(也是刘秀的曾祖父),只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庶子,所以没办法继承长沙王的王爵,只能分到一个侯国,刘买被分到了零陵郡泠道县的舂陵乡,随后他的儿子刘熊渠、孙子刘仁、曾孙刘敞分别继承舂陵侯这个爵位。所以,按照血统来说,刘祉比刘秀还要正,大家都是出自舂陵侯刘买,而刘敞是舂陵侯直系,而刘秀则为旁系。当然了,从汉皇室来说,其实也差不多远,大家都是旁系。
展开剩余85%刘敞的性格比较大气,虽然继承了侯爵,但他和兄弟们很合得来,还把祖父和父亲留下的财产悉数给了兄弟们,所以有着很好的声望。因此,荆州刺史上书称赞他的德行,不久刘敞就被拜为庐江都尉。一年多后,遇到族兄安众侯刘崇起兵,王莽害怕厌恶刘氏,征召刘敞到长安,不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去。刘敞害怕,想结交援引树立私党,就为刘祉娶王莽心腹高陵侯翟宣之女翟习为妻。很不幸的是,翟宣之弟翟义又起兵反抗王莽,刘祉被连累而囚禁于牢狱。刘敞便上书谢罪,表示愿率子弟宗族充当讨伐翟义的先锋。王莽为安抚汉朝宗室,便赦免了刘祉。
刘祉性格很像其父亲,豁达厚道,很受南阳的宗室子弟的尊敬。刘秀兄弟起兵后,刘祉也追随从军。后来,他们和绿林军结盟之后,夺取了棘阳。刘縯率主力继续进军宛城,专门安排刘祉留守棘阳。这个决定挽救了汉军。当刘縯的主力军在小长安被大败之后,损失惨重,很多宗室子弟都在这场战役中惨死。但由于有了刘祉坚守住了棘阳,才留住了反扑的希望。然而,刘祉为了这个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:一家老小的生命。当时,他的家人都被新朝的军队抓了,以此劝降他,但刘祉坚决不降,导致全家被杀。
后来,刘玄登基后,任命刘祉为太常将军,袭封舂陵侯,后随刘玄进入关中,被封定陶王。赤眉军入关后,刘祉逃亡洛阳,投奔刘秀。刘秀很高兴,封刘祉为城阳王。公元35年,刘祉病重,刘秀还亲自探望他,不久去世。刘祉虽然跟过刘玄,但是迫于形势,过程也立有大功,最后归附刘秀,算是得到善终。
勇冠三军、悲剧惨死的刘稷。刘稷为刘縯、刘秀的同宗兄弟,也是刘縯最忠实的跟随者,作战十分勇猛。当年,刘縯兄弟率“舂陵兵”起义后,短短时间攻下数城。除了他们兄弟指挥得当之外,还靠宗室子弟的勇猛,其中刘稷最为勇猛。在进攻湖阳的战役中,刘稷被刘縯任命为先锋,刘稷带着一队人马,骑马杀入敌军中,怒声喝道:“汉先锋刘稷!” 话音刚落,铁枪已经刺出,敌军守将被挑于马下,一下就冲散了新朝的守军,为刘縯攻下湖阳立下大功。
刘稷就是这样一个猛将,而且对刘縯忠心耿耿。当他听说刘玄被立为皇帝,他正在行军打仗,怒不可遏,直接表达了不满:“本起兵图大事者,伯升兄弟也,今更始何为者邪?”这样的话传到刘玄耳里,觉得十分刺耳,决心去除掉刘縯以及刘稷。而刘玄也很有心计,他通过任命刘稷为抗威将军,刺激刘稷,刘稷果然拒绝接受。刘玄就以抗命为由,斩杀了刘稷。刘縯看到爱将要遭此毒手,上前据理力争。李轶和朱鲔建议刘玄,乘此时机,逮捕刘縯,一并诛杀。雄才大略的刘縯就这样被害死。
刘稷是南阳宗室子弟中少有坚决支持刘縯的人,相比这篇所讲到其他几个政治“灵活”宗室人员,他的结局是最悲惨的。
割据一方、拥兵自重的刘嘉。刘嘉是和刘祉同一个爷爷(刘仁)的宗室子弟,他父亲叫刘宪,是舂陵侯刘敞的胞弟。刘嘉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去世了,是刘秀的父亲刘钦养大的,刘秀的父亲对刘嘉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,刘钦死后,刘嘉以及刘秀兄弟都被刘钦的弟弟刘良收养。所以,刘嘉与刘縯、刘秀兄弟一起长大,如同亲兄弟一般,而且刘嘉的性情温厚仁义。长大之后,刘嘉曾与刘縯一起到长安去上学,也是刘縯起兵时候重要助手。其中,他们的舂陵兵与绿林军合并就是刘嘉去拉拢的。当时,刘縯派刘嘉去联系绿林军首领王匡、陈牧等人,成功说服他们合并。
合并之后,势力大增,连续打了几个胜仗,但在攻打小长安的时候,被新军伏击,伤亡惨重,刘嘉的妻子、儿女也在这一仗中全部被杀。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后,刘嘉被任命为偏将军,此后一直跟随刘玄征战。汉军攻克宛城后,刘嘉被封为兴德侯,晋升为大将军。刘玄迁都长安后,刘嘉又被封为汉中王、扶威大将军,命他持节南下就封汉中国,刘嘉到汉中后招兵买马,兵力已经达到数十万,成为一方诸侯。
后来,赤眉军攻入长安,刘玄被杀,更始政权内部分裂。刘嘉所在的汉中也数次被延岑、公孙述等军阀攻陷,刘嘉只能向西发展,后来与李宝、来歙等人进入关中,又与赤眉军激战。当时想归降被刘秀派去西征的邓禹,但李宝拒绝,还曾和邓禹大战。最后,还是在来歙的劝说,刘嘉带领残部从关中赶到洛阳主动归附。归顺之后,刘嘉经常随刘秀出征作战,后来被刘秀拜为千乘太守。几年后,刘嘉患了病,身体不好,就辞去太守的职务,刘秀征召他到京师洛阳休养。 公元37年,刘秀册封刘嘉为顺阳侯。
刘嘉应该是那么多宗室中原来和刘秀兄弟关系最好的,但他后来也是站在刘玄那边,随后还在汉中拥兵自重。后来,以残兵重新投靠刘秀,刘秀很够义气,最终还是接纳他,并且封官进爵,最后也得以善终。而且,刘嘉在汉中的时候还推荐了贾复、陈俊给了刘秀,这两人在刘秀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,都入选云台二十八将。
“骑墙派”刘赐。刘赐为刘玄的堂兄弟,也是刘秀的族兄,按血缘关系来说,和刘玄比较亲(同一爷爷)。刘赐性格像刘刘縯,也是爽朗大方。在他很小的时候,父亲就去世了,刘赐与哥哥刘显一起长大,后来,刘显为了给堂弟刘骞(更始帝刘玄的弟弟)报仇而结交宾客,图谋杀人,但不幸图谋也被发觉而被杀死。刘赐与刘显的儿子刘信倾尽家财结交江湖侠士,解决了杀害刘骞的仇人一家和杀害刘显的官吏。随后刘赐、刘信亡命天涯。后来朝廷大赦天下,才返回家乡,并参加了刘縯、刘秀兄弟起兵,跟随刘縯参加了攻打南阳各县的战争。
由于和刘玄的关系很好,刘玄做了皇帝后,刘赐被任命为光禄勋(九卿之一),不久又被封为广信侯。公元23年,刘縯因为功高盖主而被更始帝刘玄杀害,刘赐接替了刘縯大司徒位置(三公之一)。后来,刘赐作为刘玄的亲信,四处征战,并随着刘玄到了洛阳。在洛阳期间,刘赐为刘秀做了一件关键的事,就是推荐刘秀去镇抚河北。当时,河北各州郡都持观望态度,未曾真正归附更始政权,刘玄想派选派一个得力的干将去做好河北各地的招抚。刘赐向刘玄建议:“诸家子独有文叔(刘秀字)可用”。但刘赐的建议遭到绿林诸将的反对,后来在刘赐就进一步劝说以及刘秀也卖通曹竟等人为他说话,最终刘玄任命刘秀以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,镇慰河北诸州郡。这才使刘秀有了脱离刘玄的机会。
刘玄计划迁都长安,任命刘赐为丞相,先行入关,负责京城筹备工作。不久后,刘赐被封为宛王,他侄子刘信被封为汝阴王。随后,刘玄又任命刘赐为前大司马,持节镇抚函谷关以东地区。公元24年春,刘赐到封国宛地去就任,统帅六部之兵。
刘赐还是个很忠诚于刘玄的人。更始政权被赤眉军推翻之后,宛城也遭到攻击,刘赐被迫放弃了宛城,并找到刘玄的妻儿一起到洛阳投奔刘秀。刘秀对他的忠诚很是赞赏,封刘赐为慎侯,后又下诏增加刘赐封地的户数,改封为安成侯。因为刘赐为人有恩德讲忠信,所以刘秀对他非常厚爱,多次设私宴招待,还时常驾幸刘赐府第。刘赐经常把这些封赏接济给他的故旧,而不是把这些封赏留存积聚下来。在刘赐去世后,刘秀还下令为他营造墓室,建立祠庙,设置守陵官吏士卒。
刘赐除了极力推荐刘秀去河北之外,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任光也是刘赐所救护和提拔的。刘秀在河北被王郎追杀时,时任信都太守的任光为刘秀提供了一块安身立命之处,刘秀才得以平定河北,最后统一中原及全国。
同进同退的刘歙、刘庆两对父子档。刘歙是刘秀的族父,他的儿子刘终与刘秀从小就一起成长,感情十分好。刘终还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,他自随着刘秀兄弟起兵之后,功劳不少,特别湖阳一战中,刘终诱杀湖阳尉。更始即位进入长安后,刘歙父子跟随入关,刘歙被封为元氏王,刘终为侍中。更始政权失败瓦解后,刘歙、刘终投奔刘秀。刘秀封刘歙为泗水王,刘终为淄川王。在建武十年(公元34年),刘歙去世,刘终在治丧时间想念亡父,伤心过度,竟然也去世了。刘秀很厚道,封刘歙小儿子刘燀为堂谿侯,奉刘歙后祀。封长子刘柱为邔侯,以奉刘终祭祀,又封刘终子刘凤为曲阳侯。
刘庆则是舂陵侯刘敞同母弟,刘祉的亲叔叔,也是更始帝刘玄、汉光武帝刘秀的族父,更始帝即位后,被封为燕王。 刘庆的儿子刘顺被封为为虎牙将军。赤眉军攻入长安后,刘庆被乱兵杀死,刘顺反应很快,他逃了出来,从小路一路狂奔到洛阳,投奔了刘秀,被拜任南阳太守,后又封刘顺为成武侯,在侯爵中食邑户数最多,租入倍宗室诸家。当然,刘顺也不是吃白饭的,如此的厚待,他在平乱也出力很多。在公元32年,刘秀派他出去平定六安的作乱,刘顺解决后还在那里当太守。几年后,刘秀想征召刘顺回京,官吏百姓上书请求留下。不久后,刘顺去世了,刘秀派使者迎丧,亲自临吊。
一代“国老”刘良。刘良是刘秀的亲叔,在刘秀父亲刘钦去世后,刘縯、刘仲、刘秀年龄都很小不能自立,刘良作为叔父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,把刘秀几兄弟照料长大。刘良做过县吏,在汉平帝时期被推举为孝廉,曾经担任过萧县的县令。当年,刘縯、刘秀起兵时候,刘良还曾斥责刘秀,认为他不应该跟刘縯胡来,应该劝阻他。但刘秀兄弟不听,刘良无奈之下,也不得不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参加,在小长安大败中,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被杀了。
但刘氏兄弟并没有听从刘良的劝阻,在公元22年(地皇三年)十月,正式起兵反莽,刘良迫不得已也带着全家参加了起义,并随部队一路打到小长安。在小长安汉军遭到王莽前队大夫酎阜、属正梁丘赐的伏击,汉军大败,舂陵刘氏宗族有数十人死于阵中,刘良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在这一仗中被杀。刘玄即位后,刘縯被封为大司徒,刘良也被封为国三老。在刘玄进入长安后大封宗室、功臣,刘良没有得到王爵,还是继续做他的“国三老”。
赤眉军进攻广中、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等一系列消息传到了长安,有人劝说刘玄委政于刘良,以图缓解与刘秀的关系,共同对付赤眉军,但被刘玄拒绝了。赤眉军攻破东都门,杀进了长安城,在城内烧杀掠夺,不但百姓受害,更始政权的许多官员也遭到杀害。刘良一家人得到赤眉军大将杨音的庇护才活了下来。后来刘良听说侄子刘秀已经登基称帝,定都在洛阳,就带着家眷东逃,赶到洛阳去投奔刘秀。刘秀封刘良为广阳王,后又改封刘良为赵王。
由于刘良和刘秀的特殊关系,刘秀对刘良尊崇有加,封赏皆厚,甚至到了纵容庇护程度。 例如,有大臣上书弹劾刘良随意辱骂官员,没有藩臣之礼,但刘秀一笑置之。刘秀还曾因为刘良宽恕过罪犯,对刘良可谓优厚之极。
发布于:天津市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